胚胎輔助孵化的安全性是比較高的,目前尚未發現輔助孵化對胚胎髮育有不良影響,與自然妊娠結局並無統計學差異。在具備適應症和實施指徵的情況下,臨床醫師和實驗室胚胎師才會針對患者的治療情況和胚胎情況制定輔助孵化方案。
輔助孵化的方法主要有:機械法、酸化法、酶解法、鐳射法等。鐳射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簡單的輔助孵化方法,現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目前各生殖中心多采用的正是鐳射輔助孵化技術,大家大可不必擔心安全性,原因在於:
1、使用的鐳射發射裝置,是一種微小的高能鐳射,目標點能量約300mW(胚胎安全閾值內),其精密的鐳射發射模組充分保證了鐳射不會發生溢射;
2、採用的輔助孵化方式是利用鐳射將透明帶削薄,我們知道,透明帶的平均厚度大約為17um,而我們的鐳射孵化厚度設定為8um,充分保留了鐳射和胚胎寶寶之間的“安全距離”;
3、臨床胚胎師進行鐳射輔助孵化的位置有嚴格規定,必須而且只能在遠離囊胚內細胞團(將來發育為胎兒)的透明帶一側進行鐳射孵化,從而以物理隔離的理念充分保證胚胎的安全性。
1978年英婦產科醫生帕特里克·斯特普託和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10年後, Cohen教授等人首次對IVF體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的胚胎實施了“輔助孵化(assisted hatching, AH)”,移植回母體獲得成功妊娠。輔助孵化到底是什麼呢?以下是一些關於胚胎輔助孵化的常見問題,大家可以詳細瞭解。
本頁面內容來自網路或使用者自發貢獻,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公示的舉報規則發起投訴。
本文永久性地址 https://www.uborn.tw/zhengzhou/3226dfbe053ade7d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