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二月鬧”,並非出現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二個月 ,而是在出生後半個月左右,通常4~6周的嬰兒出現的比較多,是由於小兒腸道脹氣導致腹部疼痛不適,而哭鬧不安,一般持續30-60天,期間可以嘗試飛機抱、排氣操、趴趴睡、真香坐姿、奶瓶排氣等方法來幫助寶寶緩解。
小嬰兒在兩月左右易出現哭鬧,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二月鬧”。這是由於小兒腸道脹氣導致腹部疼痛不適,而哭鬧不安,醫學上我們常將這種情況稱為“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以1~4月齡小兒多見,尤其是4~6周的小嬰兒。其症狀常在傍晚或夜間出現。目前嬰兒腸絞痛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腸絞痛與腸道菌群失調、乳糖不耐受、嬰兒胃腸動力異常、心理社會因素等因素有關。
對於很多新手父母來說,寶寶二月鬧這個階段是比較難熬的,但是,我們也可以採用一些方法,去緩解寶寶二月鬧的情況,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幾種方法,幫助大家更好的渡過這個時期,一起來看看吧:
1、日常護理
如果室內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可能會導致新生兒身體不適,從而出現哭鬧不止的症狀。家長可以適當調整室內的溫溼度,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有助於緩解症狀。
2、給予足夠的食物和水分
寶寶二月鬧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飢餓或口渴,因此需及時給寶寶餵食和喝水,幫助寶寶消化和補充能量。
3、按摩
給寶寶進行輕柔的按摩,可以使用溫暖的寶寶油或按摩乳霜,按摩可以促進寶寶的血液迴圈,放鬆寶寶的肌肉,幫助寶寶放鬆身心。
本頁面內容來自網路或使用者自發貢獻,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公示的舉報規則發起投訴。
本文永久性地址 https://www.uborn.tw/zhengzhou/68d5be94f8039d3b79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