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旦懷孕,首先除了去相關的醫院進行檢查確診之外,就是必須到相關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去辦理相關的卡。這樣才能帶著這些卡到醫院去進行建卡產檢,對以後的各方面檢查都有一定的幫助,所以孕媽媽瞭解建卡流程非常重要。其實社群建卡流程也很簡單,只要帶齊相關證件,然後填一些相關表格就可以辦理好。
其實懷孕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建卡,而且最好要在懷孕後12周前辦好。懷孕建卡分為小卡和大卡,小卡就是懷孕12周前到居住地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辦理的;大卡是在決定生產的醫院辦理,是醫院對孕婦進行產檢的記錄,小卡可以轉入生產醫院。
一般在社群建的是小卡,這裡就來給大家說說社群建小卡的流程:

- 1. 十二週左右帶著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居住證明、懷孕確診檢查報告(B超等)先去自己戶口所在地或者居住地所在社群辦理小卡,沒有戶口,要辦理居住證,辦小卡要檢查乙肝,梅毒,HIV,血常規,B超可不檢查(因為從懷孕到生產最好不要超過五次);
- 2. 這些檢查都沒有問題後,會上一次保健課,給一張黃色的健康卡和一個手冊,持居住證的健康卡是綠色的;
- 3. 然後填一大堆單子,按照要求填就可以,這樣就辦理好了小卡(以後每次產檢要帶著卡和手冊)。
說完建小卡這裡再來說說建大卡的流程:
- 1. 建大卡是在十八週左右,拿著上次的所有檢驗單和健康卡還有手冊去你認為合適的生產醫院,用健康卡掛產科的號,不可以用醫保卡(生完後領生育金時會有醫療津貼的),先填一些單子,然後醫生問一些事項,有沒有生過,生過幾個等等,如實回答即可;
- 2. 拿著大卡量身高,體重,血壓,填好以後每次都是這個程式,填好後就可以進去看醫生了,醫生會給你聽一下胎心,量一下肚子,這個也是以後每次都要進行的,然後會開一些檢查專案,有血常規,肝功能,心電圖,B超,小便,白帶等;
- 3. 這一系列檢查做完,將結果拿給醫生,醫生根據情況做好記錄,即表示建大卡及第一次產檢結束。大卡和所有化驗單都留在醫院,下次去的時候拿著小卡和健康卡就可以了。
因為每個醫院的建卡流程不太一樣,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詢問護士和醫生,第一次去醫院建卡的話,最好有家人陪伴,這樣的話,一些不清楚的事情可以拜託家裡人幫忙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