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大姨媽”到訪之前都會伴隨本週期的排卵,卵泡成熟並排出後未能與精子結合,退化形成黃體,分泌雌孕激素使得子宮內膜的增生及脫落,從而形成一次月經週期。所以在很多人眼中,有大姨媽到訪必然有排卵。那麼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兩者到底是什麼關係?可能很多人的理解有誤,大家一起來捋一捋。
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大姨媽”和排卵相伴而行,但是對於青春期的女性和產婦來說,很多時候就算沒有大姨媽到訪,但是也存在排卵的情況。
青春期女性體內的激素是不穩定的,所以經常會有月經推遲或月經紊亂等情況出現,但是不能排除正常排卵的情況。產後身體未完全恢復以及有不少產婦需要進行哺乳的原因,“大姨媽”很遲才來到訪,一般來說產後數月就會恢復正常排卵。
正常月經是卵泡成熟並排出後,進一步促進子宮內膜增生轉化,從而脫落才形成的月經。而實際上月經分為排卵性月經和無排卵性月經,無排卵性月經就算是不排卵也是會有月經的。
無排卵性月經並不是指女性沒有卵泡發育,只是卵泡發育成熟後沒能排出來,但是依然有雌激素的分泌,所以子宮內膜一樣會增生、脫落,從而會正常來月經。不過一般來說,無排卵性月經的月經週期沒有那麼規律,而且月經量比較多,同時月經持續的時間一般比較長,長達7天或7天以上。
本頁面內容來自網路或使用者自發貢獻,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公示的舉報規則發起投訴。
本文永久性地址 https://www.uborn.tw/zhengzhou/2de38170154553e13d90.html